虽然这些数据并不能确切预测组件使用寿命长短,但可以在组件之间做一些比较,在组件耐久性方面得到一些对比信息。
从2007年开始甘肃省相关部门就确定在敦煌市实施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换个角度来看,这或许并不仅仅是光伏第一标的理想与现实,也是敦煌这座城市的理想与现实,更是中国光伏市场开启征程的理想与现实。
因为当低碳经济模式已在全球范围达成共识之后,大规模启动国内光伏市场,显然已经不仅仅是解决光伏产业本身畸形结构这一个层面的举措乱世风云:生养分离演绎我的市场我做主时代造就了七成独一代父母只生不养的现象,家电下乡政策催生了太阳能行业生养分离的怪圈。但是,自家的孩子有水喝,并不能解决两轮太阳能下乡后呈现的生养分离白热化状态,由于众多农民消费者过于看重价格因素,技术领先而在价格上优势不明显的力诺瑞特等大品牌虽然能保证购买自身太阳能品牌的消费者养的问题,但是对于众多购买低质价廉的太阳能热水器,最终沦为孤儿品牌的农民消费者也仅仅只是望梅止渴。由于盲目扩张,品牌建设和销售网络跟不上,必然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生产厂家由最高峰的7500家,到至今一个月倒闭近1000家。在过去两年太阳能热水器下乡中,较低的行业门槛、较高的利润空间导致了众多低价次品充斥农村市场。
目前,太阳能市场的7000多家生产企业绝大部分处于作坊式发展阶段,即便是投标的265家企业,仅仅3%的名额也存在技术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力诺瑞特审时度势,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无界服务模式。他说:政府如果能够在政策导向、税收等方面给太阳能热发电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就能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而中航通用公司在湖南沅陵建厂生产,仅是国内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发展的前奏。不过,实现太阳能光热转换的聚光接收器能否做到高效率、低成本,是太阳能热发电能否实现商业化的关键。我国近年在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塔式、槽式和碟式系统均有示范项目处于建设中。光热发电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前期投入非常大,像1000兆瓦规模的建设需要200亿的前期投资,这是很多企业难以承受的。
美国也提出了宏伟计划,在最近几年规划建设480万千瓦的项目,其中320万千瓦已签订建设合同。如果每千瓦单位造价降至1万元以下,上网电价就可降到1元/千瓦时以内,并逐渐接近现行风电标杆电价。
光热发电遵循着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规律。如果再降到1.5万元/千瓦,它的市场将是非常大的。中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和中温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研制成功,突破了2010年欧洲太阳能会议上欧洲专家所说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集热器120摄氏度的热利用极限,极大地拓展了太阳能光热的应用领域。企业家良好的市场嗅觉使得光热发电产业迅速升温,大有和光伏产业一决高下的势头。
太阳能发电单位投资如果在5万元/千瓦以上,这种高投资将难以推广。如实施顺利,预计2020年后,光热发电开始规模化建设。我国2007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太阳能热发电总容量达到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达到2万千瓦。如果每千瓦单位造价为2万元,则上网电价维持在1.5元左右。
其次,一切取决于降低成本。目前,太阳能光热发电在全球已运行装机容量近70万千瓦,在建的近100万千瓦。
目前,包括华电在内的诸多央企开始涉足光热产业,以国内当前最大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内蒙古50兆瓦项目的特许权招标为始,正式打开了光热发电之门。只有生产出工程化产品,才能进一步形成推动光热发电产业化的可能,才能降低电站投资造价、产生市场需求和市场规模效益。
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发展完全可以效仿光伏及风电产业的发展路线图。若降到1万元/千瓦,那么其市场就不可估量。目前国外的光热电站已有数十万千瓦建设运行,而国内光热发电还处在兆瓦级示范阶段。然而,目前国内在建和已签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已达140万千瓦,而太阳能热发电还没有形成市场,两者形成巨大反差。到2020年,太阳能热发电总容量达到20万千瓦,将与光伏发电相当。光热发电站建设成本直接影响热电并网价格。
反射镜的生产成本并不高,价格下降空间巨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09年下发的《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中规定,按风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相应制定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电价水平分别为每千瓦时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
一旦太阳能热发电产业步入正轨,且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后,建设成本会大幅下降。目前光热发电产业处于启动期,国内厂商前期生产装备投入较大,随着项目的逐步增加,设备价格有较大下降空间,未来有望将投资成本控制在1万元/千瓦以内,对应电价能够接近目前的风电水平。
有规模电价就有望降至1元以下 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后,上网电价有望跌至1元/千瓦时以下,并逐步接近现行风电标杆电价。按照科技部的规划,2010年底将建成1兆瓦实验电站及研究基地。
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从技术源的成功,到最后在全球普遍使用,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可行性得到证实之后,将逐步在2015年建设10兆瓦~100兆瓦示范电站,荒漠地区2020年建成100兆瓦~1000兆瓦商业实用电站。太阳能发电分为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此前多指光伏发电。
之所以与光伏电站相差这么多,技术、成本、政策三大问题不可小觑。虽然现实中光热发电的单位造价较高,但建设成本的下降空间很大。
因此,实现大规模太阳能光热发电必须突破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的效率低、成本高这两个瓶颈。2010年8月24日,目前世界上可生产用槽式热接收器太阳能发电的两家公司之一的德国SIEMENSCSPLTD,与力诺就今后一个时期高硼硅玻璃管等供货情况进行了沟通,并重点了解了光热发电产业及玻璃生产行业。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到2050年,太阳能热发电将提供全球11%的供电量,成本则会降至现在的20~25%。在系统技术上,太阳能光热产业必须要走中高温路线
目前,比利时贝卡尔特占据切割钢丝龙头地位,市场占有率60%以上。目前,上市公司中,恒星科技(002132)、新大新材(300080)、奥克股份()分别被视为切割钢丝、刃料、切割液的代表性企业。受访的大型晶硅电池生产商均存在回收切割废液的行为。调研得知,其目前尚未获得大型晶硅电池厂商的认可,甚至有厂商表示并不知晓该公司产品。
而且,碳化硅的技术壁垒相对较低,新大新材自身便纠结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官司。成本由高到低依次为切割钢丝、韧料碳化硅、切割液。
行业景气中的某些子行业,由于具有短生产制造周期、高行业集中度、高开工率、轻易提价这些性质,使得该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具有高弹性。市场地位差别对于恒星科技和奥克股份,从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地位比较:切割钢丝有高技术壁垒,恒星科技经过1年时间研发,刚刚进入该领域。
在钢帘线领域,恒星科技是贝卡尔特和兴达国际的技术追随者,一旦其产品达产,行业价格战也随之而来。因此,以静态毛利水平给恒星科技未来估值不合适。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事无巨细网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